夏至[xià zhì],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。斗指午;太阳黄经90°;于公历6月20~22日交节。
夏至这天,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,几乎直射北回归线,此时,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。
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,夏至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。
夏至是太阳北行的转折点。
夏至过后,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,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。
对于中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来说,夏至过后,正午太阳高度开始逐日降低;
对于中国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区来说,正午太阳高度在夏至过后经南返,太阳再次直射后才开始逐日降低。
气温高、湿度大、不时出现雷阵雨,是夏至后的天气特点。
夏至在中夏之位,即午位,午属阳;
夏至虽然阳气较盛,且白昼最长,但却未必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,因此时接近地表的热量仍在积蓄,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。
夏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古时也是民间“四时八节”中的一个节日,自古民间有在夏至拜神祭祖的习俗。
此外,夏至后,人们普遍会食用清补凉汤、凉茶、酸梅汤等来避暑。
夏至的到来,意味着盛夏的到来。
天气炎热、暴雨频繁,植物枝繁叶茂,西瓜、杨梅、荔枝等消暑的时令水果渐渐占据餐桌。
《月令七十二集解》将夏至分为三种物候:
一候“鹿角解”,鹿角脱落;
二候“蜩始鸣”,雄性知了开始鸣叫;
三候“半夏生”,半夏草出苗。
Views: 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