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
NEW

《黄帝内经-素问》学习65-66(2024-6-6)

1、(解说)我们一般了解到的是,治病要先治本,中医也是因为治本而得到很多人的青睐。实际上,也有一些比较特殊的状况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。比如当标证属于急症时,不治会有生命危险,那么我们要先治标

1、(原文)天有五行御五位[1],以生寒暑燥湿风。人有五脏化五气[2],以生喜怒思忧恐。

2、(原文)天以六为节,地以五为制。周天气者,六期为一备;终地纪者,五岁为一周。

3、(注释)

[24] 应天之气,动而不息:天主动,天气总在运动永不停止。

[25] 应地之气,静而守位:地主静,地气安静固定守位。

4、(译文)五运和阴阳是天地运行的基本规律,是自然界万物遵循的纲领和规范,是变化的原因,是生物诞生和死亡的根本,是事物变化的内因和外部特征,这个道理不能够不通晓。事物的产生谓化,事物变化发展到极点谓变,阴阳的变化难以揣测,所以叫神。能够利用神的作用,还不拘泥于形式的,叫圣。

5、(译文)事物变化发展的作用:在天上表现为宇宙的深远和变幻莫测,在人表现为规律和道理,在地表现为事物的化生,从而产生了五味。体悟天道能让人产生智慧,自然深远莫测就产生了奇妙的变化。这种变化在天成为风,在地化为树木;在天上成为热,在地上化为火;在天化为湿,在地化为土;在天化为燥,在地上成为金;在天化为寒,在地成为水。所以天上能化为气,在地会成为有形的事物。形气相感就产生万物。天地是万物的覆盖和承载,左右是阴阳运动的途径。水火是阴阳的象征。金和木是生物发展的终结和开端。气有多少之分,形也有盛和衰之别,上和下相互对应,这样有余和不足就能明显地表现出来了。

6、(译文)寒、暑、燥、湿、风、火,都是天上阴与阳的表现,三阴三阳在天上与它们相对应。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、火,是地上阴与阳的表现,它们之间产生了生、长、化、收、藏的运动变化。所以说阳里面包含阴,阴里面包含阳。要想了解天地的阴阳,就要知道和天对应的天气是永恒运动不会停息的,每五年是一个周期,右迁一次。和地对应的地气是安静而留守在固定位置的,六年是一个周期。动静相互配合,天地互相对应,阴和阳互相交替,变化就是这样产生的。

(八卦盘的来源?地盘不动,天盘运动。)

7、(译文)天气的循环周期是六年,地气的循环周期是五年。六气在天上循环一周的时间是六年,五运在地上循环一周的时间是五年。

8、(译文)

甲己年由土运主宰,

乙庚年由金运主宰,

丙辛年由水运主宰,

丁壬年由木运主宰,

戊癸年由火运主宰。

9、(译文)

子午年是少阴司天,

丑未年是太阴司天,

寅申年是少阳司天,

卯酉年是阳明司天,

辰戊年是太阳司天,

巳亥年是厥阴司天。

少阴标志着开始,

厥阴标志着结束。

厥阴主风,

少阴主热,

太阴主湿,

少阳主相火,

阳明主燥,

太阳主寒,

这些都是天元气化生的根本,所以叫做六元。

10、(解说)天元纪,意为“整个宇宙本源的纲纪与规律”。

Views: 31

联系微信:1875211981